发布时间:2025-03-07 08:36 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该条数据显示异常,壶山街道清塘下店村60余亩茶山已超三年没有承包款入账,是资源闲置无人承包,还是承包款没有及时入账,具体情况必须尽快核实。”近日,武义县纪委监委信息中心向壶山街道纪工委发出一条红色预警。
核查发现,清塘下店村原党支部书记廖某某未经行政村集体商议,与部分党员商议直接将茶山发包给某茶农,收到的承包款私下决定用于本人所在自然村路面护栏修复工程和老年食堂开支,涉及金额3万余元。最终,廖某某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在村级工程项目的建模中,我们对存在问题的抓取已较为成熟,像这样的红色预警信息能够实现既‘精准’又‘高效’的监测。”武义县纪委监委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武义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级工程问题”小切口,针对村级小额工程立项、预算、发包、监理、验收等多个关键环节依托大数据技术开展专项监督,严查快办拆分工程规避招标、违规插手承揽工程等违纪违法问题,以大数据助力破解小额工程监督难题。2024年以来,共构建村级工程大数据专项监督模型5个,产生红色预警问题60件,转为问题线索28件,立案11件。
“以前单纯靠人力寻找村级工程方面的问题,费时费力效果还不理想,犹如大海捞针,现在通过大数据对比碰撞,实现了村级工程线上实时监督、问题实时预警,极大地提升了监督执纪效能。”桐琴镇纪委书记陈俊龙表示。前不久,桐琴镇纪委收到红色预警提示芦溪村通过“其他支付”模块向汤某某支付2017年工程款10万元。桐琴镇纪委立即对该线索展开核查,发现芦溪村该工程项目存在应招未招的问题。最终,时任村主职干部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该县纪委监委信息中心深入分析村级工程领域发案特点,大力加强大数据监督建模工作,不断完善模型规则和数据分析算法,构建起“违规发包村级工程附属工程”“违规将工程委托给无资质个人”“违规肢解规避招标”等监督模型,有效提升了对村级工程隐蔽问题的发现能力。这些模型能够精准识别虚增成本、交叉承揽、违规转包等问题,让“微腐败”无所遁形,让原本“深藏不露”的问题线索一条条“浮出水面”。
平台预警是手段,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才是关键。针对村级工程领域发现的突出问题,武义县纪委监委会同农业农村局、政管办等相关单位加强职能联动、协同配合,针对村级工程违规变更风险点,推动出台《武义县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农村集体财务收支操作指南》等,在村级工程设施投入、经营管理、人员配备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让监督有了“实践指南”,让干部履职有了“作战方案”。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结合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对涉及村级工程案件进行逐案过筛,深挖背后腐败问题,并相继对18名相关单位“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进行约谈,梳理形成村级合同签订不规范、村级工程监管不到位等四大类问题,推动问题整改80余个。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数据整合和模型优化,强化村级工程实施运行风险和规律的研究分析,通过数字赋能不断提高监督效能,织密乡村振兴的监督网。”武义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武义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