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两学一做 >> 践行落实
(两学一做 重拾自信)“廉考”面前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7-07-12 16:16 来源:地区管理员

      “小何,这次‘廉’考,我收获了很多。将‘两学一做’落到实处,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你们这张‘最难’的卷子,给我上了一堂最好的党课。”听到刘副局长这番‘廉’考后的感慨,我甚感欣慰,同时也为自己在人情“大考”面前的正确选择而心生自信与底气。

      半个多月前,县里新提任的40多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要进行任前廉政考试。可这次的要求却一反常态,为有效检验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的学习情况,县委要求增加题量,提高难度,最关键的是,不再提供复习资料,若成绩不合格的,暂缓提拔任用。这规定一出台,作为具体操办这项工作的我,接到的请托电话比预想中还要快。因为有了思想准备,我都坚决而果断地回绝了。

      通知发出的当天,我刚下班回到家就接到了刘老师的电话:“我的儿子这次也新提任了副局长,他在外地出差,考试前一天才能回来,你给他留份复习资料,他可以抽空学习,邮箱等会就发你手机上。”我还没来得及回复,他就挂断了电话。刘老师是我上高中时的班主任,每当我碰到困难或问题时总是第一时间关怀备至地引导、帮助我。

      不就是一份复习资料吗?用得上这么较真吗?片刻间,我的思想出现了动摇。还没往下细想,手机又响了,“今天是不是接到各式要资料的电话?我这边也这样,有亲戚的,朋友的。”电话那端的主任语重心长地说:“小何,严管就是厚爱,廉政考试且不论党员干部的成绩如何,重要的是让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前再次接受教育提醒和廉政‘洗礼’,是检验他们心中是否敬畏纪律规矩的‘试金石’。”我默默地点了点头,“纪律面前一寸不让。一旦有了通融的想法和行为,底线就很难守住。‘廉’考,同样也考验着纪检干部的成色。”是呀,我们老给别人出卷子,可面对“人情关”,扪心自问能得几分?如果在一次考试上败下阵来,又如何能经受住大风大浪的拍打?顿时,我心中已然如明镜一般。结束和主任的通话,我马上拨通了刘老师的电话,郑重地说明廉政考试的重要性,以及我不能开这个口子的原因。在一番诚恳的交流之后,刘老师理解了我的用心,立即表示会让他儿子好好复习,认真对待考试。

      廉政考试如期举行。批卷汇总成绩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得分均在90分以上,没有一名干部因不及格暂缓提拔。经历了这次廉政考试,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时时处处皆考场,作为党员干部,以纪律和规矩为纲,以严实的标准为要,将“两学一做”转化为深入骨髓的行为自觉,用党员本色、廉洁底色作答,才能在“赶考”路上书写好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答卷。